html tool

显示标签为“读书笔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读书笔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1年6月28日星期一

net use && for

单个命令:

net use \\${ip}\IPC$ ${passwd}   /u:${username}

这里的如果改为net use \\${ip}\IPC$ *  /u:${username}

会提示输入passwd


配合文件:

[pd.file]

***     admin

123    admin

...


文件中使用\t间隔,如下使用可以登录成功或失败,形成登录日志

for /F "tokens=1,2*" %i in (pd.file) do net use \\${ip}\IPC$ %i /u:%j


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

linux命令行大全-第30章 时间雕刻

 

[popexizhi: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贴心的说明时间和质量关系呢?! mark]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Optiondiff T --rust

https://doc.rust-lang.org/book/ch06-01-defining-an-enum.html

 Intense! In effect, this error message means that Rust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add an i8 and an Option<i8>, because they’re different types. When we have a value of a type like i8 in Rust, the compiler will ensure that we always have a valid value. We can proceed confidently without having to check for null before using that value. Only when we have an Option<i8> (or whatever type of value we’re working with) do we have to worry about possibly not having a value, and the compiler will make sure we handle that case before using the value.


In other words, you have to convert an Option<T> to a T before you can perform T operations with it. Generally, this helps catch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ssues with null: assuming that something isn’t null when it actually is.


Not having to worry about incorrectly assuming a not-null value helps you to be more confident in your code. In order to have a value that can possibly be null, you must explicitly opt in by making the type of that value Option<T>. Then, when you use that value, you are required to explicitly handle the case when the value is null. Everywhere that a value has a type that isn’t an Option<T>, you can safely assume that the value isn’t null. This was a deliberate design decision for Rust to limit null’s pervasiveness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of Rust code.

[popexizhi: Option<T> = T or Null, 并且 Option<T> 不可以与<T> 做一个维度上的操作,eg: Option<T> + T , 要求将Opetion<T>转换为T,这个过程要求处理null的可能,这个过程给开发者一个强制思考如何处理null的过程。这个是,安全就是提前将问题暴露的过程]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中药亲试记-赭石VI

 無論吐衄之症,種種病因不同,疏方皆以赭石為主,而隨證制宜,佐相當之藥品,吐衄未有不愈者

  • 案十六
      • 近治奉天商埠警察局長張厚生,
      • 年近四旬,陡然鼻中衄血甚劇
      • 脈象關前洪滑,兩尺不認重按
        • 知系上盛下虛之症
      • 自言

        • 頭目恆不清爽

          每誰醒舌乾無精

          大便甚燥,數日一行

    • 分析
      • 方一
        • 為疏方
          • 赭石一兩
          • 生地黃一兩
          • 生山藥一兩
          • 當歸五錢
          • 白芍五錢
          • 生龍骨五錢
          • 生牡蠣五錢
          • 懷牛膝五錢
        • 煎湯送服
          • 旱三七細末二錢
            • 凡用生地治吐衄者,皆宜佐以三七,血止後不至淤血留於經絡
          • 一劑血頓止
      • 方二
        • 後將
          • 生地減去四錢
            • 熟地五錢

              枸杞五錢

        • 連服數劑,脈象平和
    • [popexizhianalysis]
      • 原方是标准的大补水吧?!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中药亲试记-赭石V

 參赭並用,不但能納氣歸原也,設如逆氣上幹,填塞胸臆,或兼嘔吐,其症之上盛下虛者,皆可參,赭並用以治之。

  • 案十四
      • 友人毛仙閣治一婦人,胸次鬱堵,飲食至胃不能下行,

        時作嘔吐

        其脈浮而不任重按

    • 分析
      • 仙閣用
        • 赭石細末六錢
        • 濃煎人參湯
        • 送下
        • 須臾腹中如爆竹之聲,胸次,胃中俱覺通豁,
        • 從此飲食如常,傳為異事
    • [popexizhianalysis]
      • 這個就是奇聞異說吧?!:)可以做劇本了
  • 案十五
      • 又友人高夷清曾治一人,
        • 上焦滿悶
        • 不能飲食
        • 常覺有物窒塞
        • 醫用大黃,委實陷胸中之品,十餘劑
          • 轉覺胸中積滿,上至咽喉
          • 飲水一口即溢出
    • 分析
      • 夷青用
        • 赭石二錢
        • 人參六錢
        • 俾煎服,
          • 頓覺窒塞之物降至下焦
      • 又加
        • 當歸
        • 肉苁蓉
        • 再服一劑
          • 降下淤滯之物若干,病若失
    • [popexizhianalysis]

《 內經》謂:

  • 陽明厥逆

    • 喘咳

      身熱

      善驚

      衄,嘔血

      [popexizhianalysis] 足陽明胃,這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都是胃氣逆而引起的?吃太多?堵了?

      哈哈哈,我才對了,就是胃氣不降,贊自己一下,繼續努力啊!:)

    黃坤載衍《內經》之旨,謂

    • 血之失與便溺者,太陰不升也

      • [popexizhianalysis]這個是腎氣不升吧?!

      亡於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

      是語深明《內經》者也

    蓋陽明胃氣

    • 以息息下降為順
    • 時或不將,必壅滯轉而上逆
    • 上逆之機,血即隨之上升而吐衄作矣
    • 治吐衄之症,當以降胃氣為主
      • 而降胃氣之藥,實以赭石為最效

    然胃氣所以不降者

    • 有因熱者
      • 宜將之以赭石
      • 而以萎仁,白芍諸藥佐之
        • [popexizhianalysis]

          萎仁,甘,微苦,寒;

          白芍,酸;

          这些对热症取,但归经如何分析呢?

          自己的分析是土金水,补金?!

    • 其熱而兼虛者
      • 可兼佐以人參
        • [popexizhianalysis] 之前的例子一直是这个吧
    • 有因涼者,
      • 宜降以赭石

        而佐以乾薑,白芍諸藥佐之(因涼猶用白芍者,防乾薑之熱侵肝膽也,然吐衄之症,猶豫胃氣涼而不降者甚少)

        [popexizhianalysis]

        這裡的白芍是乾薑的佐,防止多入肝膽,看來乾薑火性了得啊

    • 其涼而兼虛者
      • 可佐以白朮

        [popexizhianalysis]

        這裡的為什麼是白朮,人參不是也熱嗎?

        不如白朮嗎?好奇怪啊

    • 有因下焦虛損,冲氣不攝,上沖,胃氣不降者
      • 宜降亦赭石

        +- 而以生山藥,生芡實諸藥佐之

        • [popexizhianalysis]

          生山藥: 甘,平(這裡《臟腑用藥法要》中為土中木,pope只知道其入肺經,就記成了澀,不過自己吃時,也有澀的感覺)

          生芡實:甘,澀,平

          這裡

            -(可能一) 如果是取甘+赭石 就是 甘+ 苦 (5+1)為,平為佐,合方為泄 補水吧?!

           - (可能二)如果是取澀 + 赭石 就是 (4+1) 為洩心火!

           這裡的病機是下焦虛損,而引起的不攝冲氣,虛-一定先補吧?!那是取(可能一)

          這裡用澀平,是順便收斂氣一下嗎?

        [popexizhianalysis]

        這裡的冲氣是?

        go了一下如下:

        1.陰陽兩氣互相激盪,互相沖劑而得來的中和之氣

        2.五行之氣相冲克而互無‘冲氣’

        這裡自己推理是第一種,但是這個下焦中不能攝的冲氣,是哪種陰陽之冲要攝呢?

    • 有因胃氣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症久不愈者
      • 宜降以赭石,而以龍骨,牡蠣,三七諸藥佐之(諸方所治之案,皆詳與三期二卷)

        [popexizhianalysis]

        龍骨;澀,平;(總是記不住:))

        牡蠣:咸,平;

        三七:甘,微苦,溫

        這些+赭石正好是小補水的方向

2020年8月27日星期四

中药亲试记-赭石解V

 人參可以救氣氛之脫,

  • 至氣愈上脫者,但用人參轉有助氣上升之弊

    必與赭石並用,方能引氣歸原,更能引人參補益之力下行,直至湧泉

    附案

    • 案十三
        • 友人毛仙閣次男媳
          • 勞心之後,兼以傷心,忽喘逆大作,迫促異常
        • 仙閣知醫,自治以補元氣之藥,覺胸中窒礙 不能容受
        • 投他醫以為外感,投以小青龍湯,喘益甚
        • 延愚診視
          • 其脈浮而微數,按之即無,
      • 分析
        • 知為陰陽兩虛之症,
          • 蓋陽虛則陽氣不能自攝
          • 陰虛而肝腎不能娜氣,故其喘若是之劇也
        • 遂用
          • 赭石六錢
          • 龍骨六錢
          • 牡蠣六錢
          • 茱萸肉六錢
          • 野台參四錢
          • 白芍四錢
          • 山藥五錢
          • 芡實五錢
          • 蘇子二錢
            • 炒熟
        • +- 参赭鎮氣湯
          • [go]
            •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7-1.html
            • 陰陽兩虛,喘逆迫促,有獎脫之勢。
            • 亦治腎虛不攝,冲氣上幹,致胃氣不降作滿悶
            • 生赭石壓力最勝,能鎮胃氣冲氣上逆
              • 開胸膈
              • 坠痰涎
              • 止嘔吐
              • 通燥結
              • 用之得當,誠有捷效
            • 虛者可與人參同用
              • 仲景懸复代赭湯,赭石與人參並用
                • 治“傷寒發汗,若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 參,赭鎮氣湯中人參,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將脫之元氣,以鎮安奠定之
                • 亦懸复代赭石湯之義也
              • 婦人,年二十因與其夫反目,怒吞鴉片,已經救愈,忽發喘逆,迫促異常
                • 須臾又呼吸頓停,氣息全無
                • 約十餘呼吸之頃,手足亂動,似有蓄機之勢,而喘复如故。
                • 若是循環不已,勢近垂危,延醫數人,皆不知為何病
              • 後愚診視其脈
                • 左關鉉硬,右寸無力
                • 精思良久,恍然悟曰
                  • 此必怒激肝膽之火,上冲胃氣

                    夫胃氣本下行者也,因肝膽之火冲之,轉而上逆,

                    • 並迫肺氣亦上逆,此喘逆迫促所由來也

                    逆氣上幹,填塞胸膈,排擠胸中大氣,使之下陷

                    夫肺懸胸中,須臾無大氣包舉之,即須臾不能呼吸

                    • 此呼吸頓停所由來也(此理參考觀升陷湯後跋語方明)

                    迨大氣蓄機而通,仍上達胸膈,鼓動肺臟,使得呼吸,逆氣遂仍得施其擊撞,此又病勢之所以循環也。

                • <神農本草經>載,桂枝主上氣咳逆,節氣,喉痺,吐吸(吸不歸根即吐出),
                  • 其能降逆氣可知
                  • 其性溫而條達,能降逆氣
                  • 又能升大氣可知
                • 遂單用桂枝尖三錢,煎湯飲下,須臾氣息調和如常。
                  • 夫以桂枝一物之微,而升陷降逆,兩擅其功,以挽回人命與頃刻

                    成天之生斯使獨也

                    然非親自經驗者,又孰信其神妙如是哉

                    [popexizhi] 本来看桂是 补木的,单一的认为补木是单纯的升肝气,现在看来可升陷降逆,这不是星辰老师说的双向调节吗?那就是叫醒神了,推理一把,桂是叫醒木神了?! 好奇怪,我还真应该找点儿桂枝试试去

                • 繼用參赭鎮氣湯,去山藥,蘇子,加桂枝尖三錢,知母四錢,連服數劑,病不再發。
              • 此喘症之特異者,故附記與此
        • +- 服後,未及覆杯,病人曰:"吾有命矣"
          • 詢之,曰:“從前呼吸惟在喉間,今則轉落丹田亦”
        • 果一劑病愈強半,又服數劑痊癒
        • 後用此方治內傷之喘,癒者不勝記
      • [popexizhianalysis]

中药亲试记-赭石解IV

 案十二

    症

        瀋陽蘇惠堂年三十許,勞嗽二年不愈

            動作則喘,飲食減少

            更醫數十人,服藥數百劑,分毫無效,贏弱轉甚

        其姊夫李生在京師見<醫學衷中參西錄>,大加賞異,急郵函俾,其來院診治

            [popexizhi]這要什麼福報和機緣才能遇上啊,:)

        其脉数六至,虽细弱仍有根柢,知其可治,

        自言上焦恆覺發熱

        大便五六日一行,時或乾燥

    分析

    治

        方一

            投以醴泉飲,為其便遲而燥,

                赭石改用六錢,

                又加雞內金二錢

                    恐其病久臟腑經絡多淤滯也

                        [popexizhi: 首次見是徐說的用雞內金去臟腑之淤滯]

            數劑後,飯量增加,心中仍有熱時,大便已不燥,間日一行。

        方二

            遂去赭石二錢,加知母二錢,

            俾與夜間服湯藥後,用白蔗糖水送服阿司匹林四分瓦之一

                得微汗後,令與日間服之,

                不使出汗,數日不覺發熱,脈亦复常

            [popexizhi]

                这个是木+土,小泄土?!:) ,目的是是解除心中的热,那應該是實則瀉其子,泄用阿司匹林可以解釋,但還用白蔗糖反佐一下,是?補心嗎?虛則補母?

從出汗的控制看,應該是補心的

        方三

            唯咳嗽未能痊癒,

            又用

                幾阿蘇六分

                    [popexizhi]這個沒有概念,回頭查查去

                薄荷冰四分

                和以綠豆粉為丸

                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日兩次,湯藥仍照方服之

            五六日後,咳嗽亦愈,身體從此康健

    按

    [popexizhi analysis]

        從症勞嗽,大便五六日一行,或乾燥分析應該是有熱侵犯金(肺和大腸)了吧?!再加上上焦恆覺發熱

        但為什麼不是用石膏的白虎湯去熱,而是用醴泉飲呢? 


 查了一下,鎮逆白虎湯的筆記,有心下滿悶的要求,這裡沒有 


 從病理上分析兩者的區分是什麼呢? 


 醴泉飲的重點是虛症,各種勞熱之虛:肺虛/腎虛 ,目標是補虛症,取陳熱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中药亲试记_山茱萸_治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II

案例十
    症
        邑六间房王某,年二十余,资禀赢弱,又耽烟色,于秋初病虐,两旬始愈。
        一日
            大便滑泄数次
            头面汗出如洗
            精神颓废,昏昏似睡
            其脉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无根,数至七至
            延医二人,皆不疏方
    推理
    治
        疏方
            净茱萸肉一两
            大熟地一两
            生山药六钱
            生龙骨六钱
            生牡蛎六钱
            茯苓三钱
            生杭芍三钱
            乌附子一钱
        服一剂而醒,又服两剂遂复初
    按
        [go] 既济汤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4-9.html
            治
                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
                阳欲上脱
                    或喘逆
                    或自汗
                    或目睛上窜
                    或心中摇摇如悬旌
                阴欲下脱
                    或失精
                    或小便不禁
                    或大便滑泻
                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症
            方
                净茱萸肉一两
                大熟地一两
                生山药六钱
                生龙骨六钱
                生牡蛎六钱
                茯苓三钱
                生杭芍三钱
                乌附子一钱
            或
                问:既济汤原为救脱之药,方中何不用人参?
                答曰:
                    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转有气高不返之虞
                    喻嘉言《寓意草》中论之甚详。
                        [next] 喻嘉言《寓意草》 -算寿甫的推荐书,可以一读 :)
                    (人参)惟与赭石同用,始能纳气归根。
                        [?]这里的赭石是代赭石吗?那个火中水的代赭石?
                    而症兼下脱者,赭石又不宜用。
                    为不用赭石,所以不敢用人参。
                    且
                        阳之上脱也,皆因真阴虚损,不能潜藏元阳
                        阳气始无所系恋而上奔。
                    故
                        方中重用熟地,山药以俊补真阴
                            俾阴足自能潜阳
                        而佐以附子之辛热,原与元阳为同气,
                            o
                        而协同芍药之苦降(《神农本草经》味苦)
                            自能引浮越之元阳下归其宅
                        更有萸肉,龙骨,牡蛎以收敛之
                        俾其阴阳固结,不但元阳不复上脱,而真阴矣永不下脱矣。
            或
                问:此方能治脱症宜矣,而并能治心疼者何也?
                答曰:
                    凡人身内外有疼处,皆其气血痹而不通。
                    <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
                        是萸肉不但酸敛,而更善开通可知。
                    李士材治肝虚做疼,萸肉与当归并用
                    愚治肝虚腰疼,曾重用萸肉随手奏效(详案在曲直汤下)。
                    盖萸肉得木气最浓,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故善于治脱,尤善于开痹也。
                    大抵其症原属虚痹,气血因虚不能流通而作疼
                        医者不知,惟事开破,迨开至阴阳将脱,而其疼如故,医者亦束手矣。
                    而投以此汤,惟将萸肉加倍,竟能于救脱之外,更将心疼根除。
                        此非愚制方之妙,实张之因症施用,而善加减也。
    [popexizhianalysis]
案例十一
    症
        沧州友人张寿田,曾治一少年
            素患心疼
            发时昼夜号呼
            医者率用药开通,
                致大便滑泻,虚气连连下泻
                汗出如洗
                目睛上泛
                心神惊悸
                周身润动,须人手按
                而心疼如故
            延医数人,皆不疏方
    推理
    治
        寿田投已前方,将山茱萸肉倍作二两
        连进两剂,诸病皆愈,心疼竟从此除根
    按
    [popexizhianalysis]这里的案例就是既济汤 方下的引用例子,这个张寿田此案很受寿甫推崇啊,这也是共勉之处吧:)
案例十二
    症
        寿田之侄甲升,从愚学医,曾治一人,年三十余
            于季冬负重贸易,日行百里
            歇息时又屡坐寒地
            后觉腿疼不能行走,浸至卧床不能转倒
            周身筋骨似皆瘘废,
            延医调治惘效
    推理
    治
        甲升治以曲直汤
            方中
                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改用四钱
                去知母
                加黄芪一两
            服至五剂后,腿即不疼
            又服十剂痊愈
    按
    [popexizhianalysis]
        这里改的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是 +

 知母是 - ,这里复合知凉者

 黄芪是多加的
        另外这个寿田和寿甫应该关系不错啊,有世交吗?:)
案例十三
    症
        奉天友人,田聘卿夫人,年五十,素有心疼症,
        屡服理气活血之药,未能除根
        一日反复甚剧,服药数剂,病未轻减
    推理
        聘卿见三期一卷“既济汤”后,载有张寿田所治心疼医案,心有所悟
    治
        遂用“既济汤”,加没药,五灵脂各数钱,
        连服数剂痊愈,至此二年,未尝反复
    按
    [popexizhianalysis]
由是观之,
    茱萸肉诚得木气最厚,故味虽酸敛,而性仍条畅
    凡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
    按
        山茱萸酸敛之性,以之止汗固脱,犹在人意中
        以之治心腹身体疼痛,诚出人意外
        然山茱萸主寒湿痹,《本经》原有明文,“凡心腹肢体有所疼痛,皆其气血之痹而不行也。”
        遵《本经》之旨以制方,而果能投之即效,
        读本草者,皆弗注意于《本经》哉!

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

中药亲试记_山茱萸_治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I

治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
    案例七
        病
            妊妇得霍乱症,吐泄约一昼夜,病稍退,胎忽滑下。
            觉神气顿散,心摇摇似不能支持,迎愚诊视。
            及至
                病逝大革,,殓服在身,将抬诸床, 病家竟不诊视
                愚曰: "一息犹存,即可挽回"
                    诊之脉若有若无
                    气息奄奄,呼之不应,取药无及
        推理
        治
            方一
                山茱萸肉六钱
                煎汤灌下,气息稍大,呼之能应
            方二
                净茱萸肉二两
                生山药二两
                煎汤一大碗,徐徐饮下,精神顿复
        按
        [popexizhianalysis]
            净茱萸+生山药是泄方 吧?泄?或者看成补肺+怕补过泄其子?
 但这两个好像都不是很合适病情所诉?
    案例八
        症
            周某,年三十许,当大怒之后渐觉腰疼
            日甚一日,两月之后,卧床不能转倒。
            医者皆因其得之恼怒之余,皆用疏肝理气之药,病转加剧
            愚诊之
                诊其脉左部微弱异常,
                自言凡疼甚之处皆热
        推理
            恍悟‘内经’谓过怒伤肝,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
 非必郁肝经之气血也。
 气血伤则虚弱随之,故其脉象如是也。
            其所以腿疼且觉热者,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
 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及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
 与气血凝结而做热做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
        治
            投以
                净萸肉一两
                知母六钱
                当归三钱
                丹参三钱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连服十剂,热消疼止,步履如常
        按
            曲直汤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1-8.html
                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者
                方
                    茱萸肉一两
                        补肝
                    知母六钱
                        泄热
                    生明乳香三钱
                        流通气血之药佐之
                    生明没药三钱
                        流通气血之药佐之
                    当归三钱
                    丹参三钱
                    +/-
                        服药后左脉仍不起者
                            生黄芪八钱
                                佐茱萸肉以壮肝气
                            断续三钱
                                佐茱萸肉以壮肝气
                            以助气分亦可
                            赤芍药三钱
                                佐当归,丹参诸药以流通经络
                        觉凉者
                            可减知母
                [popexizhianalysis]
                    分析一下
 这个应是合方
  1)泄肝汤
 君臣:山茱萸
 佐:当归
 2 )泄其子—泄肝之子
 知母/没药/乳香(用其苦)/丹参(用其苦)
 从这里分析是曲直汤是大泄肝汤?!

 -问题:
 左为阳,肝心之处,微弱是虚证,但这里用泄法治疗虚证???是要泄中所寄生的多余的相火吗?
 寿甫给的例子中是生大气之后肝虚而引起的左部微弱,是诊断为肝虚,但方子还是给的泄,不是补,这个是可以推理此病还是此气郁的引起的实证,过大引起虚脉,但是根本还是要泄吗?
        [popexizhianalysis]
    案例九
        症
            邑友丁翊仙令堂,年近七旬,陡然腿疼,不能行动,夜间疼不能寐
            翊仙驱车迎愚,且谓脉象有力,当是火郁作痛
            及诊其脉,大而且弦,问其心中,亦无热意。
        推理
            愚曰
                此脉非有火之象,
                其大也,乃脾胃过虚,真气外泄也。
                其弦也,肝胆失和,木胜侮土也
        治
            为疏方
                净茱萸肉六钱
                白术六钱
                人参三钱
                白芍三钱
                当归两钱
                陈皮两钱
                厚朴钱半
                乳香钱半
                没药钱半
            煎服数剂痊愈
        按
        [popexizhi]
            从寿甫说的症状上应该要泄肝胆补土吧?!
 方-: 小泄肝
 君: 净茱萸肉
 臣:白芍,陈皮
 佐: 当归
 方二: 实则泄其子,肝胆实泄心用苦
 泄其子: 白术(用其苦),乳香(用其苦),没药
 方三: 补土
 人参,白术(用其甘),这里佐药有方二的内容所以没有列出

 这样看是三个合方,也可以说2.5个,因为2,3可以做一个看,三是二的佐药

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

中药亲试记-山茱萸-治肝胆虚证II


治肝胆虚证
    案例二
        病
            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
            愚为治愈,但脉浮力微,按之及无
            愚曰: 脉象无根,当服俊补之药,以防意外之变
                病家谓,
                    病人从来不受补药
                    服之则发狂疾,俊补之药实不敢服
                愚曰:
                    既畏补药如是,备用亦可。
                    病家依愚言。
            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
 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
        推理
        治
            方一
                急用
                    净萸肉四两
                    爆火煎一沸则引下
                    汗与喘皆微止
                又
                    添水再煎数沸饮下
                    病又见愈
                复
                    添水将原渣煎透饮下
                    遂汗止喘定
                    四肢之厥逆亦回
        [popexizhianalysis]
    案例三
        病
            邻村李子勋,年五旬,偶相值,求为诊脉
            言
                前月有病,服药已愈。
                近觉身体清爽,未知脉象何如。
            诊之
                其脉尺部无根,寸部摇摇有将脱之势。
            因其自谓病愈,若遽悚以危语,彼必不信,姑以脉象平和答之,
 遂秘谓其侄曰:"
 令叔之脉甚危险,当服补敛之药,以防元气暴脱。
 "
 其侄向彼述之,果不相信。
            后两日
                忽遂人迎愚,
                言其骤然眩昏不起,求为之诊治。
                即见,
                    见其周身颤动
                    头上出汗
                    言语错乱
                    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
                    其脉上盛下虚之象较前益甚。
        推理
        治
            方一
                急投以
                    生萸肉 半两
                    生龙骨 五钱
                    生牡蛎 五钱
                    野台参五钱
                    生赭石五钱
                一剂即愈
            方二
                生萸肉改一两
                加
                    生山药八钱
                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按
                    此方赭石之分量,宜稍重于台参
                    o
        [popexizhi analysis]
            此方和来复汤只少生杭芍,是泄肝用?
 从配伍的占位倒是像补土

 [?]这个是案例中说的是元气暴脱,好吧存疑,再想
    案例四
        症
            邻村李,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散表药治愈
            间日
                忽遍身冷汗
                心中怔忡异常
                自言气息将断
            急求为诊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
        治
            愚曰:“此症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
            方一
                萸肉二两煎服沸
                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
            方二
                人参五钱切作小块,用所余山茱萸肉浓汤送服
                病亦失
        推理
        [popexizhianalysis]
    案例五
        症
            赵叟,年六十三,于仲冬得伤寒症
            痰喘甚剧
            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
            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
        治
            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
                去麻黄
                加
                    杏仁
                    生石膏
            为其脉弱,俾购补药数种备用
            服药后,喘稍愈,再诊其脉微弱亦甚
                遂急用
                    净茱萸肉一两
                    生龙骨六钱
                    生牡蛎六钱
                    野台参四钱
                    生杭州芍三钱
                煎汤甫成,
                    此时
                        病人呼吸俱微
                        自觉气息不续
                    急将药饮下,气息遂能接续
        推理
            [analysispopexizhi]
                小青龙汤用杏仁+生石膏代替麻黄的方向变动
 小青龙汤原方,
 麻黄 三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干姜 三两
 甘草 三两
 细辛 三两
 半夏 半升
 寿甫评是治太阳病的方向,看性味君臣辛,佐酸(芍药,五味子)使(甘草),小补肝汤,
 这里改麻黄为 杏仁(苦,甘)+生石膏(辛,微凉)是加泄子和使臣,这是怕补肝太过伤脾土吗?!
                后急用的方子比来复汤只少了炙甘草
 来复汤的方向是小泄肝汤,这里没有炙甘草是只泄肝一下,不用再补土刚刚的小青龙汤中已经用过了,补后马上泄怕余力伤土太过?!
    案例六
        病
            族弟,年四十八
            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衣皆湿
            势近垂危,询方于愚
            方一
                净山茱萸肉二两
                煎汤饮之,其汗遂止。
            方一后
                翌晨迎愚沴视
                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之沉细尤甚
                虽无大汗,遍体犹湿
        推理
            疑其胸中大气下陷,询之果觉胸中气不上升,有类巨石相压
            仍恍悟前次之大汗淋漓,
                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
        治
            方二
                生黄芪一两
                山茱萸肉三钱
                知母三钱
            一剂胸中豁然,汗亦尽止
            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按
            此症若非胸中大气虚陷,致外卫之气无所统摄而出汗者,
   -   投以生黄芪一两,其汗出必愈甚
   -   即重用炙黄芪汗出亦必愈甚也

 然此中理蕴甚深,三期四卷升陷汤后,发明大气之作用,
 大气下陷之病症,及黄芪所以能止汗之理,约数千言,
 兹不胜录也。
        [popxizhianalysis]
            方二
 从配伍上看是大补肺金,
 补母 生黄芪+知母(补母的使,怕伤子)
 君补是山茱萸肉

 不过大气下陷用黄芪止汗不通其理,乍听很荒诞,但是确实理甚精妙,这个结构原型的发现赞之。

2019年9月23日星期一

中药亲试记-山萸肉-来复汤

山萸肉
    味酸性温
        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
        固涩滑脱
    性/治
        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达之性
            故又通利九窍
            流通血脉
        治肝虚自汗
            肝虚胁痛腰疼
            肝虚内风萌动
        且敛正气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
        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
            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
            捶破尝之,果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
    治肝胆虚证
        案例一
            病
                友人毛仙阁之哲嗣印堂,年二十余,于孟冬得伤寒症,
 调治十余日,表里皆解。
                忽遍身发热,顿饭顷,汗出淋漓,热顿解,
     - 须臾又热又汗,若是两昼夜,势近垂危。
                仓促迎愚诊治,及至,
                    见汗出,浑身如洗,
                    目上窜不露黑睛,
                    左脉微弱模糊
                    按之即无
            推理
                此肝胆虚极,而元气欲脱也。
                盖肝胆虚者,其病相为寒热往来,
                    此症之忽热忽汗,亦即寒热往来之意。
            治
                方一
                    急用净萸肉二两煎服,热与汗均愈其半
                方二
                    遂为疏方
                        净萸肉二两
                            酸,温
                        生龙骨一两
                            干涩,平
                        生牡蛎一两
                            咸,微寒
                        生杭芍六钱
                            酸
                        野台参四钱
                            甘
                        炙甘草二钱
                            甘,平
                    此方名 来复汤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4-10.html
                    连服两剂,病若失
            [popexizhianalysis]
                此方pope分析是泄肝汤
 君:净萸肉
 臣:  生杭芍,生龙骨(用其涩)
 佐: 生牡蛎

 [?]但是,野台参,和炙甘草 是什么?肝太强伤土太过兼补土吗?
 - 这样是不是也可以算是合方?!
 从症上看是急症,肝应该是有实症了,寒热往来不止。
                    o

2019年9月17日星期二

中医亲试记-黄芪解-滋膵饮


滋膵饮
  •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23-2.html
    • 生箭 五钱
    • 大生地 一两
    • 生怀山药 一两
    • 净萸肉 五钱
    • 生猪胰子 三钱,切碎
  • 方后注
    • 上五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猪胰子一半,
    • 至煎渣时,再送服余一半
    • 若遇中,上二焦积有实热,脉象洪实者,
      • 可先服用白虎加人参汤数剂,将实热消去强半
      • 再服此汤,亦能奏效。
    • 消渴一症,古有上中下之分
      • 谓其症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
        究之无论上消,中消,下消,约皆渴而多饮多尿,其尿有甜味。
                  是以《圣济总录》论消渴谓:“渴而饮水多, 小便中有脂,似麸而甘。”
                
        至谓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
                 因中焦病,而累及于脾也。
                 盖脾之副脏,在中医书中,名为散膏,
                         -- 即扁鹊《难经》 所谓脾有散膏半斤也(尾衔接于脾门,其全体之动脉又自脾脉分支而来,故与脾有密切之关系)。
                         -- 有时脏发酵,多酿甜味,由水道下陷,其人小便遂含有糖质。迨至病累及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内经》谓脾气散精上达于肺) 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内经》谓通调水道下归膀胱)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
        • [next]
        尝阅报,有患消渴,延中医治疗,服药竟愈者。
                   - 所用方中,以黄为主药, 为其能助脾气上升,还其散精达肺之旧也。
        尝阅报,有患消渴,延中医治疗,服药竟愈者。《金匮》有肾气丸,善治消渴,
                  - 其方中以干地黄(即生地黄)为主,取其能助肾中之真阴,上潮以润肺;
                                                                                    又能协同山茱萸以封固肾关也。
        又向因治消渴,曾拟玉液汤,方中以怀山药为主,屡试有效。近阅医报且有单服山药以治消渴而愈者。
                  - 以其能补脾固肾,以止小便频数,
                  - 而所含之蛋白质,又能滋补脏,使其散膏充足,
                  - 且其色白入肺,能润肺生水,即以止渴也。
        又俗传治消渴方,单服生猪胰子可愈。
                  - 盖猪胰子即猪之,是人之病,而可补以物之也。
                 - 此亦犹鸡内金,诸家本草皆谓其能治消渴之理也。鸡内金与猪胰子,同为化食之物也。
        愚因集诸药,合为一方,以治消渴,屡次见效。
  • [popexizhi analysis]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中药亲试记-黄芪解-玉液汤



玉液汤
    [next]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23-1.html
    方下注释:
        治消渴. 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食。
    方
        生山药 一两
        生黄芪 五钱
        知母 六钱
        生鸡内金 二钱,捣细
        葛根 钱半
        五味子 三钱
        天花粉 三钱
    [popexizhi analysis] 小补土汤,但是五味子是做什么?

 是不是应该再看看“脏腑用药法药”?每次都有分析不出去处的药,

 而寿甫给的解释又不是从性味上走的?!

 考虑分析一下。
    按
        消渴之症,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
        方按
            方中以黄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
            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滋真阴;使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
            用鸡内金者,因此症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
            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方书消症
            分上消,中消,下消。
            谓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
                系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
                当用人参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乃《伤寒论》治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胃腹,以致作渴之方
                    方书谓上消者宜用之,此借用也。
                    愚曾试验多次,然必胃腑兼有实热者,用之方的。
            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实热,当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中消用调胃承气汤,此须细为斟酌,
                    若其右部之脉滑而且实,用之犹可,
                    若其人饮食甚勤,一时不食,即心中怔忡,且脉象微弱者,

         - 系胸中大气下陷,中气亦随之下陷,

                宜用升补气分之药,

                 而佐以收敛之品与健补脾胃之品。
                        拙拟升陷汤后有治验之案可参观。
                        若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
            下消谓饮一斗溲亦一斗,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宜用八味肾气丸。
                PS:相火是

 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至下消用八味肾气丸,其方《金匮》治男子消渴, 饮一斗溲亦一斗。
                愚尝试验其方,不惟治男子甚效,即治女子亦甚效。
                    曾治一室女得此症,用八味丸变作汤剂,

          -  按后世法,地黄用熟地,桂用肉桂,丸中用几两改成几钱,惟茯苓,泽泻各用一钱,两剂而愈。
                    后又治一少妇得此症,投以原方不效,

          - 改遵古法,地黄用干地黄(即今生地),桂用桂枝,分量一如前方,四剂而愈。
                    此中有宜古宜今之不同者,因其症之凉热,与其资禀之虚实不同耳。
            按
                消渴证
                    若其肺体有热,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
                    若因心火热而铄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
                    若肺体非热,因腹中气化不升,轻气即不能上达于肺,与吸进之养气相合而生水者,当用升补之药,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
                        此拙拟玉液汤之义也。
                    然消渴之证,恒有因脾胃湿寒,真火衰弱者,

                  此肾气丸所以用桂,附。

                  而后世治消渴,亦用干姜,白术者。
                        尝治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

 诊其脉微弱迟濡, 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一剂而渴止亦。
                        又有湿热郁于中焦作渴者,苍柏二妙散,丹溪越鞠丸,皆可酌用。
    病案
        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津门,得消渴证。求津门医者,调治三阅月,更医十余人不效,归家就医于愚。

 诊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即小便,须臾数次。投以玉液汤,加野台参四钱,数剂渴见止,而小便仍数,又加萸肉五钱,连服十剂而愈。

 [popexizhi analysis]

 按症状分析这里是下焦的消渴症(旋饮水旋即小便)吧?!

 “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即小便”,但这里写的是用 玉液汤,哦,不对,应该先看脉,这个是“脉甚微弱”,大气下陷,中气也下陷的。???

 “”

 [next] 再详细想想

2019年8月21日星期三

中药亲试记-黄芪解-黄芪治消渴之方


黄芪治消渴之方
    黄芪异事 :)
        胡适之病例
            <绍兴学医报> 载有胡适之者,

 以勤力用功过度,得消渴症,

 就治于京都协和医院,西医云是糖尿病,不可为矣。

 胡君归,殊焦灼。盖因西医某素有名,信其言之必确也。



 其友谓可请中医一治,胡谓中医无科学统系,殊难信用。

 友曰: 此症西医已束手,与其坐以待毙,竭必不屑一试也。

 胡勉从之。



 中医至,诊毕曰,此易事也,可服黄芪汤,若不愈唯我是问。

 胡服后,病竟豁然愈。后西医闻之,托人向中医取所用黄芪化验,

 此时正在化验中也。
        按
            炉心有氢气,人腹中亦有氢气,

 黄芪

       - 能引氢气上达于肺,与吸入之氧气相合而化水,

       - 又能鼓胃中津液上行,

       - 又能统摄下焦气化,不使小便频数,

 故能治消渴症。
            [popexizhi analysis]

 按这里分析,如果单独是糖尿病应该可以用黄芪水;

 但老年人的糖尿病+高血压 就不能用黄芪水了吧?!

 这里倒是可以参考寿甫的另外两个方子,想想这里的原理
        三期二卷有
            玉液汤
                [next]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23-1.html
                方下注释:
                    治消渴. 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食。
                方
                    生山药 一两
                    生黄芪 五钱
                    知母 六钱
                    生鸡内金 二钱,捣细
                    葛根 钱半
                    五味子 三钱
                    天花粉 三钱
                [next] analysis
            滋膵饮
            皆治消渴之方,皆重用黄芪

中药亲试记-黄芪解-黄芪升补之力,尤善治流产崩带


黄芪升补之力,尤善治流产崩带
    案例一
        症
            县治西傅家庄王耀南夫人,初次受妊,五月滑下两次;
            受妊至六七月时,觉下坠见血。
            时正为其姑治病,其家人仓促求为治疗。
        推理
        治
            急投以
                生黄芪 二两
                    甘,温
                生地黄二两
                    甘,苦,寒
                白术一两
                    苦,甘,温
                净萸肉一两
                    酸,温
                煅龙骨一两
                    甘,涩,平
                煅牡蛎一两
                    咸,微寒
            煎汤一大碗顿服之,胎气遂安
            又将药减半,再服一剂以善其后
            至期举一男,强壮无恙
        [popexizhi analysis]

 如果这样分析:

 君臣: 生地黄,白术 (苦,甘)

 佐: 生黄芪(甘)+ 煅龙骨(涩,甘-用其甘)

 使: 煅牡蛎 (咸)

 -担心补过了肾,泄其子: 净萸肉(酸),煅龙骨(涩,甘-用其涩)



 这样就是小补肾汤,但是担心补水过了,就又泄一下子【这里是因为酸涩本是补母泄子,但是没有补子,所以目的是泄不是补】

 mark一下,之后看寿甫的分析
    案例二
        症
            沈阳县朱公之哲际生,愚之门生也。黎明时来院抠门,言其夫人因行经下血不止,
                精神昏愤
                气息若无
            急往诊视
                六脉不全
                仿佛微动
        推理
        治
            急用
                生黄芪一两
                野台参一两
                净萸肉一两
                煅龙骨八钱
                煅牡蛎八钱
            煎汤灌下,血止强半,精神见复
            过数点钟将药剂减半,又加
                生怀山药一两
                煎服痊愈
        [popexizhianalysis]

 两个方分析看来都是补土,大补脾胃汤

 君臣: 生黄芪,野台参

 佐:无

 使:无

 虚补母:煅牡蛎(防止补过+补子:煅龙骨,净萸肉)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用佐使?是太虚了不用了吗?
    病例三
        症
            同庄刘氏妇,四十许,骤然下血甚剧,
            半日之间气息奄奄不省人事。
            求为诊治,时愚他出,小儿荫潮往视之
                其左脉三部皆不见
                右寸微见,如水上浮麻,莫辨至数。
                观其形状,呼吸不能外出,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也。
        治
            急用
                生黄芪一两
                大火煎数沸灌之
                迟须臾再诊其脉六部皆出,微细异常,血仍未止。
            投以固冲汤原方
                将方中黄芪改用一两,一剂痊愈
            Ps:
                固冲汤
                    白术 一两炒
                    生黄芪 六钱
                        改一两
                    龙骨 八钱,捣细
                    牡蛎 八钱,捣细
                    净萸肉, 八钱,去净核
                    生杭芍, 四钱
                    海螵蛸, 四钱,捣细
                        乌贼骨
                    棕边炭, 二钱
                    五倍子, 五分,轧细药汁送服
                补
                    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
                    凉者加乌附子二钱
                    大怒之后,因肝气冲激血崩者,加柴胡二钱
                    若服两剂不愈,去棕边炭,加真阿胶五钱,另炖同服
                    服药觉热者宜酌加生地
        推理
            从前之方,龙骨,牡蛎皆生用,其理已详于理冲丸下。

 此方独用者, 因之,则收涩之力较大,欲借之以收一时之功也。
        [popexizhianalysis]

 此方分析还是大补脾胃汤

 君臣:生黄芪,白术(用其甘)

 佐: 无

 使: 白术(用其苦)

 虚补母:

 牡蛎(防止补过+补子: 龙骨,净萸肉,生杭芍)

 海螵蛸【咸,涩】

 寿甫这里只给了牡蛎和龙骨不生用的原因是,此用收涩之力较大。此方后注解中特殊说明了治疗血崩,收涩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吧?!
    病例四
        症
            邑北境大仁村刘氏妇,年二十余,身体赢弱,
            心中常觉寒凉
            下白带甚剧
            屡治不效,脉甚细弱,左部尤甚。
        治
            投以
                生黄芪八钱
                生牡蛎八钱
                干姜四钱
                白术四钱
                当归四钱
                甘草二钱
            数剂痊愈
        推理
            盖此症
                因肝气太虚,肝中所寄之相火亦虚
                    [popexizhi analysis]

 这里的相火应该说的是足少阳胆吧?

 少阳相火,而寿甫有辨 ‘内经’ 中不提手足的 六经 即是足,

 所以推断 这里的少阳不是手少阳三焦,而是足少阳胆
                因而气化下陷
                湿寒下注而为白带
            故
                重用黄芪以补肝
                干姜以助相火
                白术扶土以胜湿
                牡蛎收敛以固下
                更加已当归之温情,与黄芪并用,则气血双补,其不至有收涩太过之弊(在下者引而竭之)
                    [popexizhi analysis]

 当归为 甘 ,辛 ,温

 说的与黄芪 气血双补,可做使药;

 而不至收涩太过,应该说的是牡蛎?但是牡蛎是咸,这个辛,甘对咸 是虚补母的方向,为什么会是防止“收敛太过”呢?

 这个不应该说酸的吗?
                甘草之甘缓,与干姜并用,则热力绵长,又不至有过热僭上之患
                    [popexizhi analysis] 

 甘草,干姜 这是 甘+辛 并用,小泄土。

 ”热力绵长,不至有过僭上之患“
                所以服之有捷效也。

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

中药亲试记-黄芪解-黄芪之性热,有时转能去热




黄芪之性热,有时转能去热
    • 奉天安东刘仲友,年五十许
    • 其左臂常觉发热,且有酸软之意
      • 医者屡次投以凉剂,发热如故,转觉脾胃消化力减,
    • 其右脉如常,左脉微弱,较差于右脉一倍
    • 询其心中不觉凉热
  • 推理
    • 知其肝木之气虚弱,不能条畅敷荣,
    • 其中所寄之相火郁于左臂之经络而作热也。
      • 生黄芪8钱
      • 净萸肉8钱
      • 知母5钱
      • 当归3钱
      • 丹参3钱
      • 乳香3钱
      • 没药3钱
      • 赤芍3钱
    • 两剂左脉见起,又服十剂痊愈
  • [popexizhi analysis]
    • 这里的方子,不算赤芍 ,和 黄芪善利小便的病例一 是很像的方子,并且两个脉象都是左脉微弱,肝气虚弱。


2019年7月8日星期一

Hook/Notity 的分析和next


P475 -
5.Hook/Notity 的分析和next

[popexizhi analysis]

  • 对选择NtResumeThread hook的原因
    多数文章都分析如下,进程创建过程中CreateProcess的调用过程解剖如下:
    CreateProcess ->
    CreateProcessInternal ->
    NtCreateProcess -> ->
    NtCreateThread ->
    NtResumeThread


    https://blog.csdn.net/zhou191954/article/details/10164459
    推荐的阅读-分析系统创建进程过程,寻找方法
    关于这方面内容,可以参考毛德操老师的两篇文章
    《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七:再谈Windows的进程创建》
    《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二:Windows线程的调度和运行》


    此方式的做法是
    通过对系统服务NtResumeThread的注入,查找其中notepad.exe的对这个系统方法的调用,在这个调用中对notepad的进程插入Shellcode并修改CONTEXT,当notepad的对应线程恢复时就先执行这个ShellCode

    这里NtResumeThread是系统提供的在线程刚刚创建或被暂停时一定使用的内核服务;
    而原始code中对于Shellcode的插入点选择eax而不是eip的原因也是和这个NtResumeThread的使用场景直接相关的,虽然pope现在也没找到code上的直接证据,但是从逻辑上分析应该是这样的。

    原书在code后的追加说当前方法在x64平台上的内核PatchGuard机制导致不可以用,不过pope好像x32平台也没有编译通过:)
    这个方式和4.SetThreadContext法是相似的都是在系统中的对进程管理涉及到的某个位置进行修改,之后被执行shellcode。



2019年7月7日星期日

中药亲试记-黄芪解-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也能滋阴



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也能滋阴。
    • 本村张 年近五旬,身热劳嗽,脉数至八至
    • 先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煎汤服无效
    • 继用左归饮加减亦不效
    • 踌躇再四,忽有所悟,改用
      • 生黄芪六钱
      • 知母八钱
      • 煎汤数剂服用,见轻;
      • 又加
        • 丹参三钱
        • 当归三钱
        • 连服十剂痊愈
  • 推理
    • 盖人禀天地气化以生,人身之气化即天地之气化
      • 天地将雨之时,必阳气温暖上升,而后阴云四合,大雨随之。
      • 黄芪温升补气,乃降雨之时上升之阳气也
      • 知母寒润滋阴,乃将雨时四合之阴云也
      • 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膏泽优渥 ,烦热自退,此不治之治也。
        •  
    • 况虚劳者多损肾
      • 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
      • 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阴阳不至于偏胜,而生水之功益普也。
    • 至数剂后,又加丹参,当归者,因血痹虚劳《金匮》合为一门, 治虚劳者当防其血有痹而不行之处,故加丹参,当归以流行之也。
  • [popexizhi analysis]
    • 这里使用六味地黄加减汤,左归饮无效的原因在 寿甫的医方*(一)治阴虚劳热方×之十全育真汤后的注释中有详细说明,并且这个病例的分析那里也全引用了

2019年7月1日星期一

中药亲试记-黄芪之性,善开寒饮


黄芪之性,善开寒饮
    症
        台湾医士严坤荣来函
            其友闭乱山中,五日未得饮食,甫归,恣饮新汲凉水,遂成寒饮结胸
            咳嗽甚剧
            医治二十余年,吐之,下之,温之,皆分毫无效
            乞为疏方,并问<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服生硫磺法,不知东硫磺亦可服否
    推理
        方中之义
            用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自能运化水饮,仲景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
            而黄芪生用,同干姜,桂枝又能补助心肺之阳
                心肺阳足,如日丽中天,阴霾自开也。
            更用白术,茯苓以理脾之温
            厚朴,陈皮以通胃之气,
                气顺湿消,痰饮自除
            用炙甘草者,取其至甘之味,能调干姜之辣,而干姜得甘草且能逗留其势力,使之绵长,并能和缓其热力使不猛烈也。
    治
        因作书以答之曰
            详观来案,知此症乃寒饮结胸之甚者
            理饮汤(载三期三卷),原为治此症的方,特药味与分量当稍变更
            今拟
                生黄芪 一两
                干姜八钱
                于术 四钱
                桂枝尖 三钱
                茯苓片 三钱
                炙甘草 三钱
                川朴 二钱
                陈皮二钱
            煎汤服之
            至东硫磺,
                择其纯黄无杂质者,亦可生服
                特其热力甚微,必一次服至钱许方可有效,若于服汤药之外,兼用以接下焦之阳,奏效更便捷也
        此信去后,两阅月又接其函,言尊方有药,十余剂病即脱然痊愈
    [popxizhi analysis]
        理饮汤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8-1.html
            因心肺阳虚,
                致脾湿不升,
                胃郁不降,
                饮食不能运化精微
                变为饮邪
            症
                o
                    停于胃口为满闷
                    溢于膈上为气短
                    滋满肺窍为喘促
                    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
                    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
                    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
                    迫阳气上浮为耳聋
                然必诊其脉,确乎弦迟细弱者,方能投以此汤
            方
                于术-4钱
                干姜 5 钱
                桂枝尖 2钱
                炙甘草 2钱
                茯苓片 2 钱
                生杭芍 2 钱
                橘红 钱半
                川浓朴 钱半
                服书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 数钱
            分析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
                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茯苓,甘草同用最泄湿满)
                    [popexizhi: 这里很奇怪,按寿甫的说法

 茯苓+甘草 可泻湿满 --  这是说湿气是为土不足的补,性味上茯苓,甘草都是补土的;

 而之前看性味中说苦为利湿,应该是湿为土实是燥之以苦,而按这个茯苓和甘草明显是有问题,

 但白术是可以的,苦甘,除湿的 。 ???? mark一下,寿甫一定是没有看过上面的,但他说的一定是用临床统计意义的,mark一下看看寿甫其他的说明。

 ]
                用浓朴者,叶天士谓:"

 浓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

 欲借温通之性,使胃中阳通气降,运水谷速于下行也。
                用橘红者,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饮也。
                至白芍,

 - 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僭(平者主降),

 - 若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



 (<神农本草经> 谓芍药苦平, 后世谓芍药酸敛,其味实苦而微酸)。

 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

 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



 况其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案例
                一
                    症
                        一妇人,年四十许。胸中常觉满闷发热,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大喘一两日。
                        医者用清火理气之药,初服稍效,久服转增剧
                    分析
                        后愚诊视,脉沉细几不可见。
                        病家问∶系何病因?

 愚曰∶此乃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饮也。[next]

             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

                   心肺居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膈上属太阳,观《伤寒论》太阳篇自知),

                     - 其阳气宣通,若日丽中天暖光下照。

                        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清升浊降,痰饮何由而生?

                     - 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

                         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滞胃口,

                         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干渗,则痰饮生矣。

                                                痰饮既生,日积月累,

                                                                   郁满上焦则作闷,

                                                                   渍满肺窍则作喘,

                          阻遏心肺阳气,不能四布则作热。



             医者不识病源,犹用凉药清之,勿怪其久而增剧也。
                    方
                        遂为制此汤,服之一剂,心中热去,数剂后转觉凉甚。



 - 遂去白芍,连服二十余剂,胸次豁然,喘不再发 【popexizhi: 这里是担心白芍太寒吗?应该是,多服用,对心阳不利,还泄了肺所以去掉吧】
                二
                    症
                        一妇人,年三十许。身形素丰。

 胸中痰涎郁结,若碍饮食,上焦时觉烦热。

        - 偶服礞石滚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

                      初则饮食加多,继则饮食渐减,

                      后则一日不服,即不能进饮食。



             又久服之竟分毫无效,日仅一餐,进食少许,犹不能消化。且时觉热气上腾,耳鸣欲聋,始疑药不对证。



 [next]礞石滚痰丸
                            [go]
                    分析
                        求愚延医,其脉象浮大,按之甚软。
                        愚曰∶此证心肺阳虚,脾胃气弱,

               - 为服苦寒攻泻之药太过,故病证脉象如斯也。



     拟治以理饮汤。

  病家谓,从前医者,少用桂附,即不能容受,恐难再用热药。

  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药,况又些些用之,病重药轻,宜其不受。

              若拙拟理饮汤,与此证针芥相投,服之必无他变。

              若畏此药,不敢轻服,单用干姜五钱,试服亦可。
                    方

2019年6月9日星期日

认知天性-第六章 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布鲁斯的例子

布鲁斯:
    -  进入没有竞争的领域深入
    -  深入发掘,问正确的问题[popexizhi: 这个主题文章中没有深入展开,布一定遇到过“不正确的问题”,是什么呢?what is 正确问题与不正确的问题?]
    - 纵观全局,承受风险[popexizhi: 布鲁斯之前的经验也是降低,看来没有风险是不太可能]
    - 诚实做人

作者:
    - 相似之处与他人: 了解所从事行业的本质
    - 独特之处与他人:
        - “用上学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风险,建立一套自己的规则,判断什么是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  把这些规则组合成一套模板,然后找不同的,新的方式来应用这套模板
 pope:
    - 掌握自己受到的教育[popexizhi:  布与其父在12岁的鞭炮生意上的交道,pope开始只看到反抗的勇气,但现在看来这里不是无端的反抗本身是终于目标的智慧选择,是高于pope之前认识的,是看到自己的目标和这个反抗的对价值价值:),布的智慧和勇气都是自己的目标]
    - 以经验learn提高判断力,把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上[popexizhi: 布自己提出的深入发掘正确的问题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呢?
    这里的两个从经验中learn本来都有的但是文章中的例子太让pope吃惊了,
        - 布自建房,从砖瓦,土到布线,到雇佣人做;
        - 从工作中得出"经理"赚的少
        - 谁是这个方向真正的专家,遇到莱普拉接触优先债券,唐对火车的了解
        这些例子都是尝试之后的一点点的补充出来的经验,pope有吗?:)
        在说把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这个是可以做pope做事指导原则的内容啊:)
    ]
[doing-next]
    - [thinking] pope的经验中有没有和布相似的内容,如何在之后更好的使用?
这个pope现在可以想到是布是在目标范围下,对learning经验总结改造,已更好的实现目标(或者方向吧?这里感觉这个具体内容应该也是不断调整的,但方向应是没有太多变化的);而pope之前的经验是被动的接受事情后的总结,
1. 没有这个总方向的指导(eg: 之前关于工作内容不想做与需求方太近的,直属领导本身不正的,不做领导下属直接分配和考核的;这些都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总结,发现自己不合适的而已,不是目标指导下主动探索遇到总结的;
2.有类似的经验只有系统分析考试时的最后发现对考试内容本身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就可以搞定这个考试,系统性把握考试大纲,这是有效的,但只有这个之后就没有如此系统完整的使用过,偶尔的小测试应该没有系统性的范围要求不算;现在的闭息练习也是一个,还在继续中;魔方也是;每次有要查的问题,go或解决3日的测试也是;这样看来还是不少的,但是没有大的总体方向的指导,这个应该是和布的最大的不一致。
这个是有类似的,大的目标好像学校生活中多,但是现在基本没有太在做的,这样看来应该当时应该是有方向但是没有明细使用这个方向+经验learning规则,指导进一步实现。
突然发现下面那个“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和这个方向目标也是有直接关系的;方向目标吗/pope的富足,平衡,接受自己,三斗计划,享受思维乐趣。现在应该是一斗中,但是方向性,这个也很明确。下面是对一斗如何使用这个方向+经验learning规则。感觉现在学的长投不太是,不太靠谱的文章内容,有有用的但是是偶尔的知识点,比如股票逆回购,但是很偶尔,还没有测试,自己心里感觉也不是pope要的方向,对股票不太好的印象感觉;基金没有测试过,可以测试一下去(要系统学习了解后)。之前给一斗的盘指向是佛像的,这个是pope感兴趣的方向,但操作方便性是不是有点儿问题?只是猜想啊,对那个基金和股票逆回购其实也都是猜想。ok,next的很明显了,对一斗做方向+经验learing自己的规则,并改进
[doing] 对一斗做方向+经验learing自己的规则,并改进

 - [doing]关于 " 对一斗做方向+经验learing自己的规则,并改进"
销售行业有句老话,"站在屋子里打不着鹿",“拿起装备,走出门去,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里不只是目标,还有在修正目标和确定实现目标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这里是一个复合的事情“走出门去,弄清楚”;

  1. 列出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
  2. 列出对应1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
  3. doing,并不断的修正2
尝试用1-3分析一斗,这个方法和反思的方式一样应该试用范围很广,尝试了解范围和边界,并分析如何内化这个过程。

 [next]

    - [go] 布鲁斯其人,是否有其他作品,找找这个正确与不正确的问题区别,是否有其他可以借鉴分析的

    - [thinking] pope的经验中有没有和布相似的内容,如何在之后更好的使用?

    - [doing] "把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 开始使用,做每日分析,list吧?plan how to

    - [doing] 对一斗做方向+经验learing自己的规则,并改进





 [next]
    - [go] 布鲁斯其人,是否有其他作品,找找这个正确与不正确的问题区别,是否有其他可以借鉴分析的
    - [thinking] pope的经验中有没有和布相似的内容,如何在之后更好的使用?
    - [doing] "把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 开始使用,做每日分析,list吧?plan how to
    - [doing] 对一斗做方向+经验learing自己的规则,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