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tool

显示标签为“脉象”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脉象”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8年4月17日星期二

浮脉-循榆荚



[popexizhi: 在看浮脉,"如循榆荚似毛轻",很奇怪这个榆荚是个什么?go了一下都说是榆钱,但是还是很奇怪"循榆荚"为什么会和这个like ,看到下面这个,看来这个比喻是应该尝试找榆钱试试的:)]
参考:http://www.wujue.com/bkwz/xueshu/200708/33827.html



比喻与指诊辨
  多数注家均以“榆荚”飘落形象或其实体形态作譬喻。王冰注:“浮薄而虚也。脉有胃气,则微似榆荚之轻虚也。”《类经》称:“如落榆荚,轻浮和缓貌,即微毛之义也,是为肺之平脉。”《素问吴注》谓:“厌厌聂聂,翩翻之状,浮薄而流利也。肺主秋,脉来亦以冲和胃气为本,不得过于浮毛也。”以象为喻,似无不可。然临床如何使用,不得而知。因之后世脉学大家除以“落”字以喻形象外,多用“循”字阐释。《濒湖脉学》等即以“如循榆荚”作示范。然如何循、按榆荚,确使诊者较费周章。余初学之时,先将榆钱摘来用手搓捏,后放于桌上按压,均未能见其轻浮柔软感觉。后作反复领悟,乃于活体榆树上所长之榆钱,试为触按,方始得到真切体会:指下轻柔地有物抵触,力感随指力不同而抵抗力也不同。原来,活体榆树枝条,较其它树枝略硬而又更具韧性。故而按其榆钱,始终如影随形,既不击指,又有实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正常的肺脉,应该是轻软而浮,飘飘然浮而在上,翩翩然和柔调匀,故而后世脉学大家多称之为“肺脉浮涩而短”,堪为本段经文简要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