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tool

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中醫親試記-山藥解III

 案九

    • 奉天大東關旗人號崧宅者,有孺子年四歲,得溫病
    • 邪猶在表,醫不知為之清解,遂投以苦寒之劑
    • 服後連四五日滑瀉不止
      • 上焦燥熱,閉目而喘,精神昏憤
    • 延為診治,病雖危險,其脈尚有根柢,知可挽回
  • 分析
    • 方一
      • 遂用
        • 生山藥一兩
        • 滑石一兩
        • 生杭菊四錢
        • 甘草三錢
      • 煎湯一大茶杯,為其幼小,俾徐徐溫飲下,盡劑而愈
      • [go]
        • +- 滋陰清燥湯
          •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27-8.html
          • 治同前證,外表已解,其人或不滑瀉,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頻吐痰涎
          • 確有外感實熱,而脈象甚虛數者
          • 若前證,服滋陰宣解湯後,猶有餘熱者,亦可繼服此湯
            • 其方即滋陰宣解湯,去連翹,蟬蛻
          • 案一
              • 一婦人,受妊五月,偶得傷寒,三四日間,胎忽滑下
              • 上焦燥渴,喘而且呻,痰涎壅盛,頻頻咳吐
              • 延醫服藥,病未去,而轉添滑瀉,晝夜十餘次
                • 醫辭不治,且謂危在旦夕
              • 其家人惶恐,迎愚診視
            • 分析
              • 其脈似洪滑,重診指下豁然,兩尺尤甚
              • 再診其脈,洪滑之力較實,因思此症雖虛,確有外感濕熱
              • 若不先解其實熱,他病何以得愈?
              • 本擬治以滋陰清燥湯,為小產才四五日,不敢遂用寒涼
                • 先用
                  • 生山藥二兩
                  • 酸石榴一個,連皮搗爛,
                    • [go]酸,溫,入胃,大腸
                  • 同煎汁一大碗,分三次溫飲下
                    • 滑瀉見愈,他病如故
              • 時屆晚三點鐘,病患自言,每日此時潮熱,又言精神困倦已極,晝夜苦不得睡。
              • 遂于斯日,复投以滋陰清燥湯
                • 方中生山藥重用兩半
                • 煎汁一大碗,徐徐溫飲下,一次只飲藥一口
                • 誠以产后,脉象又虛,不慾寒涼侵下焦也
              • 斯夜遂得安睡,渴與滑瀉皆愈,喘與咳亦愈其半
              • 又將
                • 山藥,滑石各減五錢
                • 加龍骨,牡蠣各八錢,一劑而癒
            • [popexizhianalysis]
          • 案二
              • 一室女,傷寒過兩旬矣,而瘦弱支離,精神昏愦
              • 過午發熱,咳而且喘,醫者辭而不治
              • 診其脈,數至七至,微弱慾無。
              • 因思此證
                • 若系久病至此,不可為矣
                • 然究系暴虛之證,生機之根柢當無損
            • 分析
              • 勉強投以滋陰清燥湯,
                • 將滑石減半
                • 又加玄參,熟地黃各一兩
                • 野台參五錢
                • 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
                • 飲完煎滓重飲
                • 俾藥力晝夜相繼
              • 兩日之間,連服三即,滑石漸至二錢,其病竟愈
              • 此症始終不去滑石者,恐當傷寒之餘,仍有餘邪未淨
              • 又恐補藥留邪,故用滑石引之下行,使有出路也
              • 又凡煎藥若大劑,必需多煎湯數杯,徐徐服之
              • 救險證之陰分虧損者,尤宜如此也
            • [popexizhianalysis]
          • 案三
              • 涉xx之母,年近七旬,身體羸弱
              • 谷食不能消化,惟飲牛乳,或間飲米湯少許,已二年臥床,不能起坐矣
              • 於戊午季秋,受溫病
              • 時愚初至奉天,自錦州邀愚診視
                • 脈甚細微,按之微覺有力。
                • 發熱咳嗽,吐痰稠粘,精神昏憒,氣息奄奄
            • 分析
              • 投以滋陰清燥湯
                • 減滑石之半
                • 加玄參五錢
              • 一劑病愈強半
              • 又煎渣取清湯一茶盅,調入生雞子黃一枚,服之痊癒
                • [next]
            • [popexizhianalysis]
          • 案四
              • 奉天一孺子年四歲,得溫病,邪猶在表,醫者不知為之清解,遽投以苦寒之劑,服後滑瀉,四五日不止
              • 上焦燥熱,閉目而喘,精神昏憒。
              • 延為延醫
                • 病雖危險,其脈尚有根柢,知可挽回
            • 分析
              • 俾用滋陰清燥湯原方
                • 煎湯一大茶杯,為其幼小,俾徐徐溫飲下
                • 盡劑而愈
              • 然下久亡陰,餘有虛熱,繼用
                • 生山藥一兩
                • 玄參一兩
                • 以清之,兩劑熱盡除
              • 大抵醫者遇此等證
                • 清其燥熱,則滑洩愈甚

                  補其滑瀉,則燥熱亦必愈甚

                  惟此方,

                  • 用山藥以止滑瀉,而山藥實能滋陰退熱

                    滑石以清燥熱,而滑石實能利水止瀉

                    二藥之功用,相得益彰

                    又佐以芍藥之滋陰血,利小便

                    甘草之燮陰陽,和中宮

                    亦為清熱止瀉之要品

                  匯集成方,所以校驗異常

                  愚用此方,救人多矣,即勢至垂危,投之亦能奏效

            • [popexizhianalysis]
          • 案五
              • 奉天劉xx,年二十五六,於季冬得傷寒,經醫者誤治
                • 大便滑瀉無度
                • 而上焦燥熱,精神昏憒,時作譫語
                • 脈象洪數,重按無力
              • 證二
            • 分析
                • 重用生山藥兩半
                • 滑石一兩
                • 生杭菊六錢
                • 甘草三錢
                • 一劑寫止
              • 上焦燥熱不退,仍作譫語。
                • 爰用玄參,沙參諸涼潤之藥清之
                  • 仍复滑瀉
                  • 再投以前方一劑寫又止
                  • 而上焦之燥熱益甚,精神亦益昏憒,毫無知覺
                • 此時其家人畢至,皆認為不可复治
                • 診其脈雖不實,仍有根柢,至數雖數,不過至六,知猶可治
                • 遂慨切謂其家人曰:“果信服余藥,此病尚可為也。”
                  • 其家人似領悟
              • 為疏方
                • 用大劑白虎加人參湯,

                  • 更以生山藥一兩代粳米

                    大生地一兩代知母

                  煎湯一大碗,囑其藥須熱飲,一次止飲一口,限以六分鐘內服完,盡劑而愈

            • [popexizhianalysis]
          • 案六
            • 津市錢姓小兒四歲,灼熱滑瀉,重用滋陰清燥湯治愈
          • 附录-案七
            • 奉天铁岭楊XX來函
              • 李姓婦人膨脹證
              • 先經醫用蒼朮,檳榔,濃樸,枳實,香附,紫寇之類辛燥開破,初服覺輕,七八劑後病轉增劇,煩渴泄瀉
              • 又更他醫,投以紫樸琥珀丸,煩渴益甚,一日夜泄瀉十五六次,再診時,醫辞不治。
              • 又延醫數人,皆諉為不治
              • 後乃一息奄奄,舁至床上兩次,待時而已
              • 其姻家有知生者往視
              • 其脈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數,按之即無,惟兩尺猶似有根,言語不真,彷彿可辨
              • 自言心中大渴,少飲水即疼不可忍
              • 蓋不食者已三日矣
            • 分析
              • 先投以滋陰清燥,
              • 為脈象虛甚,且氣息有將脫之意
                • 又加野台參,淨萸肉,一劑,諸病皆愈,可以進食。
              • 遂俾用一味薯蕷粥,送服生雞內金細末及西藥百布聖,取其既可作藥,又可作飯也
                • 又即前方加減,日服一劑,旬日痊癒
            • [popexizhianalysis]
        • [next]
    • 方二
      • 然下久亡陰,餘有虛熱,繼用

        • 生山藥一兩

          玄參一兩

        以清之,兩劑熱盡除

  • [popexizhian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