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下早成結胸,瘟疫未下亦可成結胸
所謂結胸者,乃外感之邪與胸中痰涎互相凝結,阻塞氣道,幾難呼吸也。
仲景有大陷胸湯丸,原為治此症良方,然因二方中皆有甘遂,
- 醫者不敢輕用,病家亦不敢輕服
- 一切利氣理痰之藥,又皆無效,故恆至束手無策
向愚治此等證,
俾用新炒蔞仁四兩,搗碎煮湯服之,橫能奏效
後擬一方
- 赭石二兩
- 萎仁二兩
- 蘇子六錢
- +- [go] 蕩胸湯
-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28-6.html
治
寒溫結胸
- 其證
- 胸膈痰飲,與外感之邪互相凝結
- 上塞咽喉
- 下滯胃口
- 呼吸不利
- 滿悶短氣
- 飲水不能下行,或轉吐出
兼治疫證結胸
- 其證
- 方
- 萎仁 二兩,新炒者搗
- 生赭石 二兩,研細
- 蘇子 六錢,炒搗
- 芒硝 四錢,冲服
- 用法
- 用水四盅,煎取清汁兩盅,先溫服一盅
- 結開,大便通行,停後服
- 若其胸中結猶未開,過兩點鐘,再溫服一盅
- 若胸中之結已開,而大便猶未通下,且不覺轉矢氣者,仍可溫服半盅
- 按
傷寒下早成結胸
至溫病未經下者,亦可成結胸
至疫病自口鼻傳入,遇素有痰飲者,
其疹癘之氣,與上焦痰飲,相互膠漆,亦成結胸。
《傷寒論》陷胸湯,丸三方,
皆可隨證之輕重高下借用。
特是大陷胸湯,丸中皆有甘遂
世俗醫者,恆望而生畏。
而小陷胸湯,性雖平和,
又有吳又可瘟疫忌用黃連之說存於胸中,
遂亦不肯輕用
及遇此等證,
而漫用開痰,破氣,利濕之品,
若橘紅,莱菔,蒼術,白芥,茯苓,濃樸諸藥,匯集成方,
以為較陷胸湯,丸穩,
而且病家服之,以為藥性和平,坦然無疑。
不知破其氣而氣愈下陷,
利其濕而痰愈粘稠。
如此用藥,真令人長太息者也。
愚不得已,將治結胸諸成方變通薈萃之,
於大陷胸湯中取用芒硝,
於小陷胸湯中取用萎實,
又於治心下痞硬之旋复代赭湯中取用赭石,
而复加蘇子以為下行之向導,
可以待大陷胸湯,丸服之
亦可代小陷胸湯
非慾與《傷寒論》諸方爭勝也,亦略以流俗之用雲尔
- 代之以大陷胸湯丸,屢試皆能奏效
若其結在胃口,心下滿悶,按之作疼着,
- 系小陷胸湯證
- 又可將方中分量減半以代小陷胸湯,其功效較小陷胸湯尤捷
- 自擬此方以來,救多人矣
至寒溫之證已傳陽明之府,卻無大熱
惟
上焦痰涎壅滯
下焦大便不通者
- 亦可投以此方(分量亦宜斟酌少用)
- 上清其痰
- 下通其便
- 誠一舉兩得之方也
至寒溫之證,不至結胸及心下滿悶,唯逆氣挟胃熱上冲
- 不能飲食,不能受藥者
- 宜赭石與清熱之藥并用
- 案十七
- 症
- 曾治奉天大東關安家靴鋪安顯之夫人
- 年四十餘,臨產雙生,
- 異常勞頓,噁心嘔吐,數日不能飲食
- 服藥亦恆嘔吐
- 精神昏憤,形勢垂危
- 群醫辭不治
- 延愚診視,其脈洪實,面有火色,舌苔黃厚
- 分析
- 知系產後溫病,其嘔吐若是者,陽明府熱已實,胃氣因熱而上逆也
- 治
- 遂俾用
- 玄參兩半
- 赭石一兩
- 同煎服
- 一劑即熱退嘔止,可以受食
- 繼用
- 玄參
- 白芍
- 連翹
- 以清其餘熱,病遂痊癒
- 遂俾用
- 按
- 至放膽用玄參而無所顧忌者,以玄參原宜與產乳,《本經》有明文也
- [popexizhianalysis]
- 方一:玄參+赭石 -直接君臣泄心,反侮土,當前是溫熱嘔吐,這個應該都可以
- 方二:玄參+白芍+連翹,這個是小補腎,看來是溫熱過,壽甫分析是先泄問題來源,再補本臟吧?!popexizhi猜啊
- 玄參產乳,首次聞之
- 症
下有實寒,上有浮熱之症,
- 欲用溫熱之藥以祛其寒,上焦恆格拒不受
- 唯佐以赭石,使之赭石,使之速與下行,直達病所,上焦之浮熱轉能因之下降
- 案十八
- 症
曾治鄰村星馬村劉某,
因房事後恣食生冷,忽然少腹抽疼,腎衰緊縮,大便不通,上焦兼有煩熱
醫者投以大黃附子細辛湯
- 上焦燥熱益甚
- 兩脅疼脹
- 結便囊缩
- 腹痛如故
病家甚覺惶恐,求為診視
- 其脈弦而沉,兩尺之沉尤甚
- 分析
- 治
- 先用
- 醋炒蔥白熨其臍及臍下
- 腹中作響,大有開通之意,囊缩腹痛亦見愈,便仍未通
- 遂用
赭石二兩
烏附子五錢
當歸一兩
蘇子一兩
煎湯飲下,即覺藥力下行,
過兩句鐘煎渣飲之,有頃降下結糞若干,諸病皆癒
- 先用
- 按
- [popexizhianalysis]
1)醋炒蔥白外敷,這個是補木?君蔥白反佐醋?
也或者是補水,虛則補木?君是醋?
感覺是補木-這個要看量了,推斷是因為生冷引發的抽搐,肚臍為下焦,外用驅寒吧?!
2)服用的方子,小泄土,水赭石,木當歸/蘇子/烏附子,這個通便不是應該補肺金,也可以泄土,這裡不是有外邪,寫法吧?!如何把握區別,再想
- 症
膈食之症,千古難治之症也。
<傷寒論>有懸覆花代赭石湯,
原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
周揚俊,喻嘉言皆謂治膈症甚效
然<本經>謂懸覆花味咸,若真好懸覆花實咸而兼有辛味(敝邑武帝台汙所產懸覆花咸而辛)
- [go]武帝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6%E5%B8%9D%E5%8F%B0
- 今藥坊間所買旋复花皆甚苦,實不堪用
是以愚治膈症,恆用其方去旋复花,將赭石加重,
其冲氣上冲過甚,兼大便甚乾結者,
赭石恆用至兩許
再加當歸,柿霜,天冬諸藥以潤燥生津
且更臨時制宜,隨證加減
治愈者不勝錄
按
- 蓋此症因胃氣衰弱,不能撑懸賁門
- 下焦冲氣又挟痰涎上冲,以杜塞之
- 是以不受飲食
- 故以人參以壯胃氣,氣壯自能撑懸賁門,使之寬展
- 赭石以降冲氣,冲降自挟痰涎下行,不慮杜塞
- 此方之所以效也
- 若藥房間偶有咸而且辛之旋复花,亦可斟酌加入
- 然加旋复花又須減少赭石也
- 此證有因賁門腫脹,內有瘀血致賁門窄小者,宜於方中加蘇木,腐蟲(俗名土鱉),各二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