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tool

2017年9月21日星期四

LT和ET的测试数据对比

参考:http://www.cnblogs.com/yuuyuu/p/5103744.html
我们通俗一点讲:
Level_triggered(水平触发):当被监控的文件描述符上有可读写事件发生时,epoll_wait()会通知处理程序去读写。如果这次没有把数据一次性全部读写完(如读写缓冲区太小),那么下次调用 epoll_wait()时,它还会通知你在上没读写完的文件描述符上继续读写,当然如果你一直不去读写,它会一直通知你!!!如果系统中有大量你不需要读写的就绪文件描述符,而它们每次都会返回,这样会大大降低处理程序检索自己关心的就绪文件描述符的效率!!!
Edge_triggered(边缘触发):当被监控的文件描述符上有可读写事件发生时,epoll_wait()会通知处理程序去读写。如果这次没有把数据全部读写完(如读写缓冲区太小),那么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它不会通知你,也就是它只会通知你一次,直到该文件描述符上出现第二次可读写事件才会通知你!!!这种模式比水平触发效率高,系统不会充斥大量你不关心的就绪文件描述符!!!
阻塞IO:当你去读一个阻塞的文件描述符时,如果在该文件描述符上没有数据可读,那么它会一直阻塞(通俗一点就是一直卡在调用函数那里),直到有数据可读。当你去写一个阻塞的文件描述符时,如果在该文件描述符上没有空间(通常是缓冲区)可写,那么它会一直阻塞,直到有空间可写。以上的读和写我们统一指在某个文件描述符进行的操作,不单单指真正的读数据,写数据,还包括接收连接accept(),发起连接connect()等操作...
非阻塞IO:当你去读写一个非阻塞的文件描述符时,不管可不可以读写,它都会立即返回,返回成功说明读写操作完成了,返回失败会设置相应errno状态码,根据这个errno可以进一步执行其他处理。它不会像阻塞IO那样,卡在那里不动!!!


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74980

例子与测试

这里有两个简单的例子演示了LT与ET的用法(其中epoll-et的代码比epoll要少10行):
github.com/yedf/handy/b
github.com/yedf/handy/b
针对容易触发LT开关EPOLLOUT事件的情景(让服务器返回1M大小的数据),我用ab做了性能测试
测试的结果显示ET的性能稍好,详情如下:
LT 启动命令 ./epoll a
ET 启动命令 ./epoll-et a
ab 命令:ab -n 1000 -k 127.0.0.1/
LT 结果:Requests per second: 42.56 [#/sec] (mean)
ET 结果:Requests per second: 48.55 [#/sec] (mean)
当我把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大小改为48576时,开关EPOLLOUT更加频繁,性能的差异更大
ab 命令:ab -n 5000 -k 127.0.0.1/
LT 结果:Requests per second: 745.30 [#/sec] (mean)
ET 结果:Requests per second: 927.56 [#/sec] (mean)
对于nginx这种高性能服务器,ET模式是很好的,而其他的通用网络库,很多是使用LT,避免使用的过程中出现bug

[popexizhi: 终极问题 ET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